课程简介
报名后如何观看课程?
↑↑↑
长按扫码关注,即可收听课程
眼看春节将至,每年的“年关焦虑”又即将在各式各样的家人朋友聚会中上演——
有对象了吗?你也老大不小了,该准备结婚了
都结婚一年了,你俩还没打算要小孩?趁爸妈还年轻抓紧啊
买车了吧?买房了吗?再不买又涨了
现在收入多少啊?年终奖发了吗?
领导给你升职了吗?明年不打算换工作?
其实年关焦虑,只是年轻一代焦虑状况的缩影。中国式焦虑,似乎处处可寻,并且还陷入了“越想努力过好越焦虑”的恶性循环之中,这也是近年来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。
01
无处不焦虑的社会
在刚过去的2017年12月,中兴通讯某主管在勤恳任职6年后被劝退,因无法接受赔偿方案而跳楼……
中年失业,面临着二胎,二房,贷款,单独养家,为父母养老等因素,成为国内无数中产阶级难以承受的中年之殇……
前一段时间轰动全国的三色幼儿园事件,引发了全民对教育、社会的焦虑……
第一批90后、佛系青年、中年少女......这些词汇的流行,也无一不透露出人们对于年龄、现状的焦虑与选择性逃避。
02
全民“焦虑”数据攀升
“2011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”的调查结果显示,78.9%的企业员工有过“烦躁”情绪,59.4%的人感受过“焦虑”,38.6%的人觉得“抑郁”,也有6.2%的人出现过情绪失控的状态。
另一则调查则显示,1.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。
03
中国式焦虑的出口在哪里?
我们这一代人,为了手里揣着辛苦一年也换不来几平米房子、生不起一场大病的工资而焦虑;为了找不着对象、找了对象出轨离婚率又节节攀高而焦虑;为了耳边充斥着成功学、创业,仿佛自己不像那谁一样成功这辈子就完了而焦虑;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想方设法抢一套学区房,报国际班、特长班、补习班而焦虑……甚至因为焦虑的状态不知道如何改变引发二次焦虑。
面对这样的焦虑、抑郁等情绪状态,很多人选择用逃避、压抑的方式,假装焦虑不存在;或者用买买买、娱乐至死、投身游戏世界的方式,转移注意力,假装看不见焦虑;
当然,也有部分人选择寻求心理咨询专业的帮助,根据壹心理报告显示,近5年来大众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在大幅增长,2015年增幅高达70%。
但我们仍然需要思考一个问题:国内大部分心理咨询方法都来源于西方,而身处互联网、人工智能大变革时代的我们,身心问题和过去已经大不相同,这些在西方都没有参考模版。我们不禁会问:
到底中国式焦虑的出口在哪里?
什么样的心理学适合国人应对这个时代独有的问题?
心理咨询该如何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找到“中式焦虑”的解决之道?
就本话题,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联合壹心理,邀请了对国内心理学有深刻见解,对国人心理状态都十分关心的两位心理学家——申荷永、武志红老师,进行对话探讨、交流分享。
申荷永
心理分析师(IAAP/ISST),心理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创办人,“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”主要组织者,爱诺思(Eranos)基金会“东西方文化圆桌会议”主讲人(1997,2007),著有:《心理分析:理解与体验》、《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》和《洗心岛之梦》等。
申荷永说,
我一向认为,我们中国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心理学智慧。
在我们汉语中,西方的“psychology”被称之为“心理学”,用了这样三个汉字“心”、“理”和“学”,其中“心”是本义所在,“心意”是根本。
我们本来靠“良心”来生活,一旦拥有了良心,甚至已不需要追求死后的灵魂,“天地良心”便可使人获得永恒。
武志红
资深心理咨询师、百万畅销书作家。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,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,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。2009年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,曾主持《广州日报》的“健康·心理”专栏。
多年致力于用心理学去理解中国式的个人、家庭与社会的种种经典现象,用温暖有力的文字帮助所困的人们寻回自由与幸福。并把对国人心理状态的解读写入《为何家会伤人》《感谢自己的不完美》《 心灵的七种兵器 》等系列作品中,总销量超百万册,读者遍布世界华人区。
武志红说,
长期以来,我们的传统更在意别人的感受,很少提到个体要尊重自己的感觉。
讨好型人格或拖累症患者,在欧美,是自我发展不良的产物,而在中国,却是文化的必然产物。
世上有各种难,但也许最难的事情之一,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。
真正能够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。家是港湾,爱是退路。
▍武志红老师相关推荐
关系是有力量的,好的关系温暖坚韧,让人如沐春风,不断成长;不好的关系只能成为负担,让人越活越累。然而好的关系并不是天然就存在的,它需要我们用心经营。
那么,
如何游刃有余地与别人建立好的关系?
关系中,怎样沟通才是高情商的交往方式?
怎样跟任何人都聊得来,成为受欢迎的人?
向你推荐武志红力荐的课程——“最懂关系的心理学家”胡慎之老师的《人际交往中,如何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》。
讲师介绍
申荷永
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创办人,心理分析师(IAAP/ISST),心理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
“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”主要组织者,爱诺思(Eranos)基金会“东西方文化圆桌会议”主讲人(1997,2007),著有:《心理分析:理解与体验》、《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》和《洗心岛之梦》等。
武志红
资深心理咨询师、百万畅销书作家。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,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,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。2009年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,曾主持《广州日报》的“健康·心理”专栏。
多年致力于用心理学去理解中国式的个人、家庭与社会的种种经典现象,用温暖有力的文字帮助所困的人们寻回自由与幸福。并把对国人心理状态的解读写入《为何家会伤人》《感谢自己的不完美》《心灵的七种兵器 》等系列作品中,总销量超百万册,读者遍布世界华人区。